|
深圳制造業積極調整結構突出重圍 | |
|
|
詳細信息 |
筆者日前從深圳市貿工局獲悉,外商投資深圳制造業大項目的資金密集程度大幅提高,成為今年上半年深圳引資的一大亮點。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資項目單個投資總額與去年相比平均增加4821.71萬美元,深圳制造業積極實施調整結構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據深圳市貿工局外資處有關專家介紹,目前,深圳制造業吸收外資正出現結構性調整,其傳統的優勢行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由于技術含量較高,具備明顯競爭優勢,今年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5.19%,達到4.09億美元。 據了解,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圳制造業企業經營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出口退稅的連續降低,加大了出口成本;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增加了外貿結算成本;最低工資標準的不斷提升,提高了勞動用工成本;原材料漲價,增加了產品成本;加工貿易政策的緊縮,加大了出口難度等。再加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反傾銷官司不斷,以及美國次貸危機的加劇,引起出口訂單減少等問題,都使企業倍感生存壓力。 但是,在對企業應對情況的調查中,多數企業對產業結構調整還是采取了積極應對的態度,有準備結束經營意向的企業僅占8.4%,更多的企業是準備通過重組或合并、就地轉型、提升設備和技術、準備開發提高附加值產品、創辦自有品牌、拓展內銷市場等方式進行積極應對。 對于深圳制造業中的主力軍加工貿易業目前遇到的考驗,深圳市社會科學院院長樂正表示,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加工貿易將依然是深圳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他指出,在深圳,加工貿易對深圳經濟發展舉足輕重,深圳應積極借鑒國外如韓國、新加坡等的產業轉型升級經驗,不能簡單地“以產業轉移代替產業轉型”,而是更加堅定地走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之路,以勞動力要素、技術要素、知識要素的提升來支持加工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引導加工貿易向高新技術產業或自有品牌的傳統加工業轉型。在此基礎上,在未來的10年間,深圳仍應保持二三產業并重的產業結構,確保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份額不低于40%,實現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因此,吸引外商投資深圳制造業大項目成了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 今年上半年,深圳新批制造業項目381個,吸收合同外資9.71億美元,在項目個數、合同外資金額減少的同時,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卻同比增長11.83%,達到7.74億美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外企增資項目中,總投資凈增資千萬美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28個,雖然比去年減少6個,但其新增投資總額卻高達13.5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142.3萬美元。分析人士認為,外企投資增資深圳金額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看好深圳的發展潛力;二是大量早期投資深圳的外商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其示范效應明顯。 (作者:蔡鴻全 編輯:中國機床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