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即將過半,從金融危機的陰霾中緩過勁兒來的工程機械業,已經顯示出超預期增長的跡象。作為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探究工程機械業的走勢,無疑成為把握中國經濟脈絡的重要手段。
昨日,工程機械的“龍頭”廣西柳工(000528)逆市飄紅,有業內人士稱,鋼鐵取消出口退稅,利于柳工大幅降低成本。受4萬億投資滯后效應影響,2010年一季度,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迎來了超預期高速增長——上半年大量工程項目進入開工施工階段,掀起了工程機械的銷售熱潮,高幅的凈利潤增長已經成為工程機械上市公司的一種普遍現象。企業一季度年報顯示,廈工、常林股份、山河智能、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等凈利潤均翻番增長。
工程機械的戰略東進,近年來收獲極豐。廣西柳工周一在江蘇常州舉行了柳工東部研發制造基地奠基儀式,將在常州武進打造一個面向全球的研發制造基地,建設中國工程機械現代典范式的花園工廠基地。至此,柳工在國內已建立了十大制造基地,分別位于柳州、上海、天津、鎮江、江陰、蚌埠、常州等地。作為中國制造業500強、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業內專業人士卻從柳工的戰略規劃中看出了端倪,并很快從中找到了答案。之前,柳工在京公布了其2010-2015年發展戰略規劃。柳工在規劃中提出,到2012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2015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爭取進入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前十強。
業界人士分析,柳工目前裝載機產銷列居世界第一陣營,產銷穩居世界第一,2010年柳工裝載機目前全球銷量已突破20萬臺,整機出口累計突破1.5萬臺,體現出了柳工裝載機方面的強大實力。事實上,柳工在戰略東進進程中,嘗到了甜頭。從本世紀初起,柳工東進提速,鑄劍長三角,實施“走出去”資本運作戰略,演繹了東部擴張的大戲,促使新業務發展令世人矚目。
證券專家認為,在國內投資動力切換的背景下,基建投資增速有望3季度回升,行業需求增量將更多來自基建領域。像柳工這樣的工程機械“龍頭”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