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認可雙反調查,中美光伏大戰一觸即發 | |
|
|
詳細信息 |
中國化工機械網訊: 綜合媒體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認定中國太陽能電池對美國相關產業構成實質性損害后,中國商務部批評這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商務部已決定對美國同類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兩國光伏貿易大戰一觸即發。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上周五(12月2日)認定,“有明確的跡象表明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存在補貼并在美國市場構成傾銷,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這項初裁為美國商務部展開同類調查鋪平了道路。 美國太陽能制造商聯盟(CASM)對這項決定表示歡迎。聯盟負責人、美國SolarWorld總裁布林瑟(Gordon Brinser)表示,中國太陽能產業是以出口為重點目標,同時得到政府補貼,使大量太陽能電池板在美國與歐洲市場構成傾銷,讓美國光伏產業苦不堪言。“我認為中國今年國內實際安裝的太陽能產品只有500兆瓦左右,但太陽能的出口產能卻高達1萬6000兆瓦。他們高層管理人員也對媒體明確表示,有意擁有美國的太陽能產業。所以他們集中對美國和歐洲出口,主要是為了擠垮當地的產業。” 布林瑟表示,SolarWorld公司位于加州的工廠就因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傾銷而倒閉,導致200員工失業。 據紐約時報報道,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95%是供出口,將電池板的價格從2008年每瓦特3.3美元壓低到現在的1到1.2美元。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現在已經占據全球市場的五分之三,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一半。 中國對這項裁決“深表憂慮”。中國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批評這項裁決“無充分證據,不符事實,凸顯美強烈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中國商務部同時宣布,已經對美國新能源產品補貼的指控展開貿易壁壘調查。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并就美方的“雙反”調查在北京舉行應訴發布會。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表示,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出口的增長來源于市場競爭的優勢,并不存在低價傾銷或政府補貼,也沒有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損害。 中國太陽能制造商英利綠色能源公司首席戰略官王亦逾表示,聯盟方面準備按照美方規定的程序應訴。“美國政府對此類調查有一套標準的程序。我無法對訴訟是否合理置評,但我必須指出,他們有規章制度。我們必須照章辦事。我們正同律師討論我們的權利和辯護的理由。每件事都十分透明,而且有章可循。所以說,如果有訴訟,我們就應訴。”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同時支持政府對美國光伏產品展開調查。中國媒體報道,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5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原料和生產設備,而中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去年對美國出口僅為12億美元。如果兩國光伏貿易戰開打,美國產業的損傷會超過中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