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企業搶灘北美等新興市場 隨著近期德國上網電價補貼的進一步下調,歐盟各國的補貼下降趨勢已非常明顯,相比之下,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美國、加拿大等新興市場越發成為國內光伏企業的必爭之地。面對龐大市場以及貿易爭端的風險,中國光伏企業開始瞄準另外一個策略,在海外當地建設工廠,擴大銷售。自2010年下半年開始,光伏廠商布局北美等新興市場的動作已接連不斷。 歐盟市場逐漸飽和美國等新興市場起步。目前,歐盟是中國光伏廠商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中國光伏電池組件的六成產品供應歐盟市場,但隨著歐盟市場逐漸飽和,加上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紛紛開始削減上網電價補貼,中國光伏廠商已經將開拓市場的視野瞄向了美國、加拿大等新興市場。 美國積極釋放推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信號,公布了23億美元的綠色能源稅收優惠政策。光伏企業遷移潮已起,美國無疑成為最受企業矚目的寶地。GTSolar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omGutierrez表示,美國一些州已強制要求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聯邦和州采購機制、補貼和稅收也有一定優惠,照此發展,預計美國太陽能市場將保持每年40%的強勁增長。據了解,美國有10個州正在制定光伏發電補貼政策。 但美國市場的大門也不易開啟,此前美國政府已經針對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啟動了“301調查”。在美國看來,中國政府的補貼提高了中國新能源產商的競爭力,影響了美國本土的就業。 業內人士認為,“301調查”可能會影響未來國內新能源企業對美國市場的出口,但如果直接將生產廠設在目標國家,就能夠規避出口的麻煩。對于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而言,以直接投資取代單一的出口或是更好的選擇。
|